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厚重的百年老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的历史则可追溯到1927年,至今已走过90个春秋。最初外科成立治疗小组专门治疗以创伤及骨折为主的战伤患者,1948年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拇指离断再植手术,1955年成立了专门的骨科治疗小组,此时期骨科的工作虽然仍以创伤性外科为主,但已逐步开展了其他亚专科领域疾病的防治。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骨科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分别成功进行了两例断肢再植术,并随后开展了多例难度较大的显微外科手术。1985年开始骨科拥有了独立病房,床位达33张。
1994年,中山医院(时称大连铁路医院)骨科工作注重新的技术开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股骨头坏死修复与再造,骨不连、骨缺损及周围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脊柱侧弯矫形,关节镜检查以及断肢(指)再植等多达几十项新技术,骨科病床增加至40张。随着科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也不断增多。1997年成立骨科二病房,骨科总床位数达70张。2004年,成立了骨三病房,科室共拥有床位103张。2005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归属大连大学,在大学文化的引导和大学领导的正确带领下,骨科在科教研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1年,曾经一度成为大连市民心中骨伤治疗的代名词的大连造船医院加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大家庭中。在与造船医院骨科合并后,中山医院骨科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拥有60余名医生, 400张病床的骨科医学研究中心,亚学科包括髋关节及显微修复科、小儿骨科、膝关节外科、骨肿瘤科、脊柱骨病科、脊柱创伤科、运动医学科、复杂创伤骨科、骨修复重建暨整形外科、骨康复科、骨质疏松科,以及正骨中心(造船分部)下设的创伤骨科(骨盆)、创伤骨科(上肢)、创伤骨科(足踝) 、手外科、软组织整复科等,涵盖了骨科全部病种及诊疗技术。
2012年大连大学骨科研究中心获批成立,2014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医院骨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中山骨科人迎来了中山医院骨外科九十华诞。九十年间,几代骨科人走过了不平凡的风雨历程,在困境中寻找方向,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在创造中体现价值,在奋斗中成就事业,使中山医院骨科从一个只有两名医生,几张病床的治疗小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辽宁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辽宁省特色学科项目立项,并最终成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医院骨科人用坚毅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极其艰难的探索之路,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极其壮丽的凯旋乐章。
九十年间,中山医院骨科始终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方针,骨显微外科实验室、大连大学骨科及运动医学研究所、辽宁省骨关节病细胞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等,骨科专科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科研实力与临床能力同步提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重大公益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为代表的高层次学术奖励,印证了本学科深厚的科技内涵。
九十年间,中山医院骨科力尽社会责任,教学育人硕果累累,从这里走出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全国各地继续书写着中山医院骨科的传奇。卫生部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骨关节科培训基地的成立,又为培养高层次专科人才提供了平台。以连续举办十余期、具有我院品牌效应的“全国股骨头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为代表的各类学术会议和学习班,更是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骨科专业人才。他们学有所成,在全国各地为广大患者医治伤病,也正体现着中山医院骨科为社会所尽的一份责任和关爱。
回首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将继续秉承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踏上更加光明的征程,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