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战疫随笔】那些天,给我们留下的回忆

  • 文:麻醉二部妇产科手术室 费薇
  • 日期:2022-01-17

离开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三天了,回想起这两次的进驻,心里充满感慨。因为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拼搏、难过、笑容和泪水…

记得去那里的第一天,突然接到的任务是11点接手C3病区,完成34人护士排班,同时转出境外病人然后病房整体进行终末消杀,科室于17点开始接收新冠病人。那一天,我们大家根本没有交流时间,立刻各自就位开始了工作任务。可是,它又何尝简单,新冠初期的恐惧、病区的不熟悉和繁琐的终末消毒让每个人都身心疲惫。那天,我们赢了,最终我们在16:30完成了病区终末处理工作,开始收治病人。又是不平凡的一夜,夜间收治8名新冠确诊病例。

一切就是这么匆匆,第二天,我们在交班刚刚结束之后,便收治了25名新冠病例。来到临床医学中心不到24小时,我们的病房已经满床。病毒如此凶猛,我们却不曾畏惧!记得姜夕娇和我说:“护士长,向大家强调防护吧,在这里没有个人只有团队,一个人出现问题,全军覆没”;记得石欣对我说:“护士长,昨晚所有患者的心电图我都给做了,今天大家能轻松点”;记得赵爱华和我说:“护士长,你就让我干吧,我不会,我就问老队员,来了不是图其他,我就想让自己见长长见识多学点,今天病人多,我留下来干活可以不回酒店住”。回忆总是让我无法坚强……

收治高峰的第二天早上,病房所有病人按照国家督导组要求,每位病人抽血13管,在这里不同普通病区,所用物品均是防止针刺伤物品,但是操作后抽出来的血流速极慢,重要的是我们做好防护的同时,更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操作之时要有效避开病人呼吸。那天,韩国庆和我说,护士长我们组今天晨间抽了104管血,都顺利交接出去了,不用白班接着干了,我们都整利索了,大家能轻松点。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让我记住了他的体谅和担当。可是,谁又曾知道,我们身高体壮的男护士们既要满足防护要求又要快速工作减少体能消耗,就单腿跪在地上进行操作,这些女孩们也心疼他们队员,都在抢着干。看着监控中留下的画面,我继续坚忍,大家都这么努力,我凭什么不学会坚强,他们都是我的战友,时刻都在给我传递团结的力量。

在这里,因为国家督导组的会诊每天医嘱不断的在变化,正确及时的执行是护理操作的关键,很庆幸我拥有一个核心医嘱团队,每天执行、查对、病人账目收费核对、与药房、CT沟通协调、引导进入污染区携带物品等等,从未出现任何纰漏。有了魏清敏、戴燕、李丽婷是我的幸运,谢谢你们。

来这第五天了,应国家督导组要求必须当天立刻整改病区护士排班,按照国家要求6小时班次执行。此时,我们立刻测算班次人员缺口,无论怎么编排,最小的代价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必须有四个人连续夜班才能整体运行。来病区的五天大家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接连上夜班恐怕会吃不消,当中心命令下达必须当晚执行之时,我通知了蔡高翔、李金奇、关胜男、孙郑颖,大家都没犹豫全部回复我----好的。也不知为什么,愧对之情无以言表,那天我也告诉自己,帽上的一道杠,欠你们一世情。

来到中心18天时,好多病人都转归进入隔离病房,我们病区率先关闭,接手D3病区。这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病区,儿童居多,并且存在特殊病人。苯丙酮尿症生活不能自理和艾滋病患儿,每天患儿都在走廊病房跑跳嬉戏。这对于感控消杀工作人员是新的挑战,工作量特别大,同时还要顾及消杀中儿童的安全。周瑜和姜亚艳立刻制定他们的工作流程和可行性消杀工作方案,姜俊俊带领大家周全所有细节规范大家操作标准,徐青老师把武汉的工作经验介绍给我们,我们择优可行性整改。

新冠病区最累最消耗体能的工作就是消杀组的感控消毒工作,每天几十包像山一样的垃圾需要她们从病区拿到一楼再去垃圾转运点进行点对点交接,所有医务人员的白色工作服都需要消毒剂浸泡后捞出,洗衣机甩干后打包交接,病区每天工作人员50人左右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需要自己洗上百套工作服。消毒液浸泡后的衣服她们根本都拿不动,几个人扯着拽到车上推到一楼再进行点对点交接。苦不苦、苦不哭,这些女汉子们的家人又哪能知道她们在这里是这么强大,和家人报平安中一句“我挺好的”足以表达他们的坚强。感控消杀组的队友们,谢谢你们。

来中心33天时,那天,我有些害怕了,因为在每个交接时间段我们必须把工作完成后再与相关人员交接。病区还有几十个病人,在穿着防护服的装备下还要完成大量工作,连续四天有杨赟等四位老队员相继晕倒在病区。现在描述起来可能有些平淡,在那个时候,我们的战友看到队员晕倒的那刻都在声嘶力竭地喊赶快出去,外面的人员快速的穿防护服进仓替补。主任问我“你哭了吗?”我说“没有”。没有----是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时间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想到怎么能安全迅速地解决问题,不是我没有感情更不是我心狠,所有人都在看着我,我不能哭,还要自我解嘲地告诉大家,我曾经在手术室晕倒的种种丑闻以来鼓励大家。在这里,我们都在相互搀扶结伴同行,我的护理团队,每个人之间早已经不是同事这么简单,我们都是战友,患难之中见真情。

来中心37天时,那天,黎明的曙光显得那么炫目,每个人的心里都怀揣着甜蜜进入工作岗位,因为今天我们即将交接病区,再次终末消毒封闭病区后,进入隔离休整阶段。感动总是出现的那么自然,终末消毒需要全体都上岗,病区所有的物表要擦拭,房间彻底打扫,更换被服并且浸泡消毒后转运交接。张震下夜班,他告诉我“护士长我不走了吧,我一个老爷们身体倍儿棒和大家一起干”。病区被服消毒使用的是臭氧,空气消毒使用的是强过氧化氢喷洒,这对于大家都是一种“酷刑”,病区里面所有人都是鼻涕眼泪肆意横流,眼都睁不开。此时,谁还会顾及到消毒剂对于呼吸道的损伤呢。消杀即将结束,总得有人善后处理,李金奇告诉我们“大家都出去吧,我一个老爷们坚持到最后”。从来不多说话的金奇又着实地感动了大家,我们都说“队里四个男孩:张鹿、张震、韩国庆、李金奇太爷们了”,同时,他们也是中心里其他医院嫉妒的“闪亮名牌”。我很骄傲,谢谢你们。

在最后的病区交接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前所未有的顺畅,中心的护士长给与高度赞扬并且把中山医院的工作能力反馈到中心护理部。我要感谢张鹿、感谢赵爱华,没有你们二位外辅的协助,我难以前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总是帮我挺起胸膛。多次援助六院的张鹿总是毫无保留的把经验传授给每一个人,谢谢你们,我将永远铭记和大家相处的37+18天。

谢谢你们---我的队员,在中山医院援助新冠救助中心的战队中,你们所有的点滴我都将印在脑海,好多好多战友的名字我虽未提及但是不代表我忘记,于凤珍、任林、车畅虽然你们提前返回,但是大家都没忘记我们共同战斗过、一起努力过。

新冠可能是一个不幸的代名词,但是它却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至生难以忘记的回忆。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才体现了中山医护的坚定和睿智、乐观和无畏,在病区,大家都在最危险的环境里做了我们最熟悉的事----救死扶伤。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敬畏生命,也更加珍惜我们之间的战友情。医院是我们强大的后盾,院领导是我们最温暖的依靠。加油!各位战友,鞠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