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构建“心电一张网”实现治疗“无缝对接”

  • 文:转载:2021年8月9日《半岛晨报》A07版
  • 日期:2021-08-09

如今,智能健康时代场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心脏疾病症状刚出现时,就通过家庭心电图检查设备及时捕捉数据,适时传送到网络医院,再由专科医生进行专业诊断,最终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医院内已经实现了心电一张网的构建,近期,网络医院也将正式投入使用,惠及大连百姓的健康生活。”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循环五病房主任张树龙告诉记者说,这一变化将让更多的心脏疾病患者得到精准的诊断和及时的救治。

心电网络平台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治疗起来却很难。传统的办法是使用心电图(EKG),在医院里检测,包括一种压力测试。但是,问题是心律失常不是想让它什么时候发生就能发生的,往往心电图捕捉不到信息,而医院的压力测试跟病人平时遇到的生理、心理上的压力也是有区别的。所以,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医生通过动态心电监测(Holter monitor)来检测心律失常,用于监测心脏电信号并记录下来,保存挂在身上的存储设备里,之后通过医生进行人工分析。通常Holter佩戴时间为24小时左右。“随着心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一些舒适可穿戴设备如指环、手环等,无需粘贴电极,就可以不间断心电监测,实时提取事件智能分析结果。”张树龙主任介绍说,这样的居家远程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电异常,实时诊断,并指导救治。心电信息可以传输到移动端,并上传到远程读图中心进行评估,后台心电中心医生在线读图,并向患者快速反馈心电评估报告;如遇危急情况,远程读图中心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患者或紧急联系人。提升急性心肌梗塞的及时救治时间,有助于诊断和分析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打通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就医最后一公里。

心律失常早干预出现心衰不可逆

张树龙主任介绍,门诊中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都是拖到实在忍受不了了才来医院治病,心跳缓慢时间长了,心脏就大了,出现心衰,这时候,安装起搏器能保命,但心脏大了就回不到原来状态了,所以心律失常一定要尽早干预。

心律失常一般包括心跳慢、心跳快、早搏等疾病。房颤就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是临床中治疗房颤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有经导管射频消融,经导管冷冻消融,经导管脉冲场电流消融。”张树龙主任介绍,心律失常的诊疗不仅仅依赖先进的设备、熟练的导管操作,更依赖医生对心律失常疾病的认识、诊断和诊疗经验,射频消融的是点、线,还是面,这是技术的难点所在。据了解,20多年前,射频消融手术还刚刚在国内开始应用,张树龙主任就是那时候开始接触这项技术的医生之一。

对于心跳慢的心律失常,张树龙主任介绍,临床中以植入抗核磁起搏器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可选择无导线起搏器。科室从2016年开始探索,从2019年开始进行精准的希浦系统起搏,它在解决心跳慢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接近正常人的心脏活动,减少了对心功能的影响,甚至会逐渐改善已经受损的心功能,适合于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心衰的患者。

心脏中心专业搭建一体化诊疗体系

2015年10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成立,经过近6年的发展,这个中心无论是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上,还是在专科建设、新技术开展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设有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CCU、心脏外科及心脏急诊等临床亚专科,并拥有独立的心脏超声室、心电检查室、心脏导管室、心脏康复评估系统。为滨城心脏疾病患者构建起一个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疗体系。心脏疾病患者在这个平台中,可享受一站式就诊服务。

张树龙主任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心脏中心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其中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房速、房扑、室性心律失常;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高血压特异性诊治技术—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检查;针对心衰的CRT治疗、针对心脏猝死的ICD治疗以及综合管理;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与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左心耳封堵术,不开胸换瓣膜的TAVR技术等。心脏中心正以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的医疗体系逐渐成为大连百姓健康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