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喝水大讲究

  • 文:转载:合理用药百科
  • 日期:2021-07-20

一、吃药时该喝多少水?

吃药时用水送服,使药物更为顺利地进入胃部,从而被吸收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患者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下咽喉部,服药时再饮用 200~400 毫升水,加速药物通过咽部、食道,进入胃,继而增加胃的排空速率,使药物更快到达小肠,加快药物吸收速度。然而,有些药物却需要通过大量饮水或少喝水来保证其药效。

  • 需大量饮水的药物

1、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服用时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如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补铁剂等。

2、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药:如喹诺酮、磺胺类、抗病毒药。代谢产物容易在尿中析出不溶性结晶,可引起泌尿系统损伤,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等。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

3、盐类泻下药、解热镇痛药:如硫酸镁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下泻或出汗丢失的水分需及时补充,防止水盐代谢紊乱。

4、胶囊类药物:胶囊容易粘附在胃壁上,溶化的药物不能均匀散开,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此外,可能引起口干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服用这类药物后需要多喝水缓解口干;服用抗痛风药时,也应大量饮水,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肾结石的药后,同样须大量饮水,以便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风险。

  • 不宜立刻喝水或少量饮水的药物:

1、抗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入胃内后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表面,保护其免受胃酸侵,服药后不宜马上喝水。如施林颗粒、硫糖铝等

2、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具有较强吸附力,可均匀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

此外,止咳糖浆比较黏稠,服用后药物可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服用后也不宜马上喝水;苦味健胃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其苦味,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服用后也不宜立马喝水。

二、吃药时该喝哪种水?

  •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1、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遇热后容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

2、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等。这些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

3、活疫苗:像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水温过高,疫苗易被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4、含活性菌类药:如复方乳酸菌营养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遇热后活性菌易被破坏。

这些药物与水同服时水温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影响药效。

  • 宜用淡盐水送服的药物

食盐也是一味中药, 其味咸性寒, 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因其味咸, 可引药入肾,此外, 又可利用盐的寒性, 给肾阴虚、有虚火的病人清火。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四神丸、黑锡丹、大补阴丸、左归丸、左磁丸、虎潜丸等, 用淡盐水送服效果更佳。

  • 禁用矿泉水、茶水服药

茶水内含有大量的鞣质, 矿泉水存在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这些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 降低药效。因此尽量避免矿泉水或茶水服药。

为了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用药前还须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药师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