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立足临床需求 让“大连研发”造福百姓

  • 文:转载:2020年10月20日《大连日报》A08版
  • 日期:2020-10-20

学科建设始终是医院发展的主旋律,是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从规模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于医院而言,是一场体制上的变革,也是一次深层次的转型。有着110多年历史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秉承“不求多、但求精”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兴院”,着力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多年来,医院在紧紧把握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发展的同时,落实“1+3+N”学科发展思路,整合优势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专科集群,以强势学科带动全院,使得现有的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以及特色专科蓬勃发展,大大提升了医院对危急重症的诊疗水平和患者良好的就医感受。

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卫生部公益项目各级科研立项70余项;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近30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这一串串数字是成绩、是荣誉、是肯定,同时,也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骨科为服务社会、惠及民生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急临床之所急 深耕股骨头坏死分期治疗

一直以来,股骨头坏死都被冠以“不死的癌症”之名,可见其对人类的健康之威胁是多大,但如今这样的称呼早已不合时宜。股骨头坏死并非“不死的癌症”,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能够缓解或治愈的。中山医院骨科在股骨头坏死的诊疗道路上,凭借骨显微外科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不断探索突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股骨头坏死的根本原因是股骨头血运遭到损害,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赵德伟教授介绍说,对股骨头坏死病变的病理过程和血运状况的研究,能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进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赵德伟教授带领团队采用硫酸钡灌注股骨头技术,对灌注后股骨头进行micro-CT扫描,首次获得了清晰的股骨头内血管三维图像,观察到股骨头内血管网状结构,并将其用于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推翻了股骨头内多来源血管分区供血的传统理论,指导治疗可有效地提高股骨颈骨折保髋的成功率,并指导血运严重破坏的GardenⅢ型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修复。他还率先提出了动、静脉缺血的股骨头坏死的不同类型,揭示了股骨头血供变化与影像学表相及相应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将早期骨坏死分为动脉缺血型和静脉淤血型。并根据股骨头坏死病变的病理过程和血运状况,第一次提出了早期骨坏死静脉淤滞期,进行传统髓芯减压有效的理论依据,首次创建自体 BMSCs 体外培养,两周后回植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区的治疗方法,使股骨头坏死的生物治疗成为可能。

股骨头坏死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如不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将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使髋关节丧失功能。针对临床不同时期患者,赵德伟教授与其团队原创了许多治疗办法,在股骨头塌陷之前进行各种预防塌陷措施,尽最大努力保留股骨头,延缓和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尤其对年轻人更具有意义。对于年纪较轻的初期患者,科室采取有针对性地保留股骨头治疗,先用激素抗凝药进行预防,再应用细胞学技术,离体培养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回植入坏死股骨头,提供股骨头修复重建的种子细胞,为新骨生成、替代死骨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针对股骨头完全塌陷、软骨破坏严重的晚期患者,应用带血运骨瓣移植的方式对股骨头进行修复,恢复其股骨头血运和外形,重建髋关节的功能,基本解决了晚期病变股骨头坏死骨清除后的骨量和血供严重不足的难题,对于年轻晚期病例可应用至20年,颠覆了晚期骨坏死必须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现状。

多年来,这个极具创新能力的骨科团队紧密结合临床需求,深耕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治疗,切实解决了临床中许多疑难问题,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近日,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卫健委联合成立了6家研究中心,将骨坏死研究中心落地中山医院。

研创新型材料 “多孔钽”降低血管破坏保住股骨头

我国是人口大国,骨退行性病变、骨肿瘤及骨坏死疾病等骨科疾病发病率基数庞大,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交通事故、运动创伤带来的骨损伤性疾病也不断增加。因此,骨病植入材料需求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目前主要的材料来源为国外采购,其在价格、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

为了让中国老百姓享受到技术更精尖、价格更低廉的国产骨科生物材料,赵德伟教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新型骨植体,并进行转化应用。他们自主研发了多孔钽金属,这种新型骨植入体具有生物相容性、促骨形成性等特性,并与人类骨质相似,确保制作成的多孔钽金属螺钉、多孔钽板与骨头能够长到一起,使股骨头内血运保持通畅。多孔钽最先由美国人研究并应用于中国市场,但其价格较贵、实心结构无法与骨头融合。为此,赵德伟教授带领团队研制出强度更好的、属于中国自己的多孔钽,打破市场垄断,作为国家“十二五”研究课题,已经取得中国和欧盟等多项专利。

“取之临床、用之临床”的例子在中山医院骨科不胜枚举,可降解纯镁医用金属材料的突破性研创就是典型之一。中山医院骨科在临床应用角度对可降解纯镁金属螺钉的螺纹、螺帽及螺槽进行重新设计,成果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国际上首次将自创可降解纯镁金属螺钉用于带血运移植骨瓣的固定,减少骨瓣的移位和脱落,避免二次手术取固定物带来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赵德伟教授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受邀在意大利国际可降解金属材料大会进行主旨演讲,并应主编Kam Leong教授邀请在《Biomaterials》杂志发表镁基金属在临床应用转化的述评,推动了镁基金属的临床转化应用。赵德伟教授和其团队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需求装在心中,所有课题和研究方向都来源于临床的实际需求。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首创3D打印髋臼补块

近日,一位进行了8次全髋关节置换、10次手术的患者来到中山医院骨科。患者60岁左右,经过8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出现骨髓炎,导致关节缺损,无法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赵德伟教授在仔细研究了该患者的病情后,决定运用3D打印技术,以多孔钽金属为原料,根据CT采取数据,模拟骨头实际缺损状况,打印出完全匹配的“髋关节”以弥补现有髋关节的缺失。同时,将抗体素放置多孔钽金属中,持续进行骨髓炎抗菌治疗。目前,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医学领域将3D打印与髋关节缺失联系在一起,中山医院骨科是率先尝试的科室。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非常复杂。因为放入患者体内的钽金属不仅要与受损的髋关节严丝合缝,而且要与股骨头形成接近自然的“包裹”角度,这就对计算的精确性、模具的精准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中山医院之所以敢为人先,离不开骨科强大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是医院拥有自己的3D打印实验室,一支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身的专业队伍,从测算、设计到安装形成产学研用链条。如此以来,就可以避免因各环节沟通不畅而产生误差,同时,能够更好地贯彻以赵德伟教授为首等各专家的诊疗思路,为患者提供先进、专业、严谨的诊疗服务,也为远程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与发现,只有促成其走向应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对于这一点,赵德伟教授和他的团队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来,中山医院骨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科研创新,推进临床转化,真正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