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消化不良”

  • 文:消化科普 王砚砚
  • 日期:2020-09-30

指导科室: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一科

  • 病例一

吴女士,43岁近一年来常有上腹饱胀、嗳气、打嗝、早饱、恶心等症状,少量进食就上腹饱胀、堵塞感,时好时坏。在多家医院就诊,进行过多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曾2次行胃镜检查都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吃过很多中、西药物,治疗效果均欠佳。为此吴女士整日忧心忡忡,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吃不下、睡不着,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工作,人也日渐消瘦了20多斤。

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表层上皮的慢性炎性病变。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黏膜红斑、出血点、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表现,可以发生在全胃也可以发生在胃局部。

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病变或仅有慢性胃炎,以消化不良为表现的症候群,可反复或持续发作。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疼痛、烧灼感等,常伴有餐后饱胀、嗳气、早饱、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餐前或餐后加重,也可能与进食无关。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尤以情绪不良可诱发或加重。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回事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同时存在。据胃镜检查统计资料表明,约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其症状的多少与轻重并不与胃炎病变的程度相一致,因此国内外学者多倾向将此类慢性胃炎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范围,治疗亦基本相同。同时,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从胃镜检查的角度来诊断疾病,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从患者的症状角度出发来诊断,其实两者是一致的,只是诊断角度不同罢了。本病例中,根据吴女士的症状及其检查结果来看,可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以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只是诊断的角度不同而已。

  • 病例二

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

医生:你有什么不舒服?

患者:我消化不良。

医生:你说的“消化不良”是指哪一方面不好呢?

患者:我看到大便里有菜叶、菜梗等食物原形。

需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

很多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慢性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或)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部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等均可能出现与FD相似的症状,在FD诊断之前应将这些原因排除。警报症状:不明原因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或持续性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岁以上新发的消化不良症状者。

如何来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主要根据罗马Ⅳ标准诊断,其诊断必须包括:

1.以下1条或多条:

a.餐后饱胀不适,每周几次;

b.早饱感,每周几次;

c.上腹痛,每周至少1次;

d.上腹烧灼感,每周至少1次;

2.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其它功能性疾病。

3.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可以细分为:

1.餐后不适综合征

进食正常食量后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感,或者,因早饱感抑制了正常进食。

2.上腹疼痛综合征

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

这两者可以相互重叠,又可以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使表现更加复杂化。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1、适当调整饮食

2、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

3、强调锻炼

4、转移注意力

二、药物治疗

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

2.促胃肠动力药

3.助消化药

4.根除幽门螺杆菌

5.降低内脏敏感性

6.镇静抗焦虑

上述药物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强调个体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用药种类、剂量都不一样,症状控制稳定后需逐步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怎么吃?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常见食物不耐受种类的发生率

由此可知:

1. 饮食调整有助于改善FD症状。

2. 已有的研究提示某些食物或食物添加剂能够导致或加重FD患者的症状,如:粗粮、高脂饮食、刺激或辛辣食物、碳酸饮料、乙醇和浓茶等。有的食物则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如米饭、面包、酸奶、蜂蜜、冰糖、苹果等。

碳酸饮料、牛奶、洋葱等可能与腹胀症状相关;咖啡、巧克力、辣椒等食物摄人可能与胃灼热症状有关。国内一项研究显示,跳餐、加餐、偏爱甜食和产气食物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难治性FD的危险因素。与健康人相比,FD患者有运动少、睡眠不足、进食不规律和压力大等特点。

3. 以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为主的患者,建议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低脂饮食、少食多餐等;以上腹痛综合征/EPS为主的患者则建议食用胃排空较慢、对胃分泌刺激较少的食物。

总的原则就是:在饮食中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