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胆囊息肉应该精准治疗

  • 文:转载:2020年7月13日《半岛晨报》A15版
  • 日期:2020-07-13

近3年来,李女士一直忧心忡忡,因为体检彩超发现胆囊内长了息肉,并且息肉直径逐年增大,今年4月份彩超检查提示息肉直径已经超过了1.2cm,自己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担心息肉会发生恶变,咨询了很多医生都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李女士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不想切除胆囊,为此,她找到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马跃峰主任。马主任在详细阅读了她的病例资料后,认为是胆固醇息肉可能性较大,于是,为李女士做了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手术。快速病理报告为“胆固醇性息肉”。马主任认为,由于这类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保留胆囊很有意义。

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胆固醇性息肉

马跃峰主任介绍,胆囊息肉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彩超报告中发现有“胆囊隆起样病变”的描述,而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治疗还是不治疗?手术还是不手术?切除胆囊还是不切除?很多人为此困惑。

马跃峰主任介绍,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是不会恶变的。而少数胆囊息肉是腺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类息肉是会恶变的,而且一旦恶变,恶性程度非常高,即使手术治疗,预后极差。因此,这类息肉要及早手术治疗。

如何知道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还是其他类型的息肉呢?马跃峰主任介绍,目前的医学检查手段,还不能对息肉类型进行确切诊断,多数情况都是通过手术方式确诊。

因此,符合如下条件的息肉,要手术治疗:

息肉呈单发,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胆囊内有多个息肉,并伴有胆囊结石,且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可不考虑息肉直径大小,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息肉单发病变小于1cm,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可以每隔3~6个月随访检查,如果息肉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马跃峰主任提醒,药物治疗胆囊息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有明显变化且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积极进行手术。

精准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胆囊切除

胆囊息肉的传统治疗方式是胆囊切除。包括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切除胆囊后进行息肉病理检查,确定息肉的性质。

马跃峰主任介绍,近年来,对于胆囊息肉一律采取胆囊切除方式受到很多外科医生的质疑,这种做法似有“先枪毙,后审判”之嫌,一旦病理发现是胆固醇息肉或炎性息肉,则胆囊切除就成了“冤案”。因为,这类息肉不会恶变,并且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功能良好,切除胆囊后患者几乎都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及上腹部隐痛等不良反应,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急需改进。

马跃峰主任介绍,在实践中,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采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方法,对胆囊息肉进行术中精准诊断与治疗,这种手术方式在腹腔镜微创进腹的基础上,采用电子胆道镜进入胆囊腔内,在高倍视野全程观察胆囊内息肉情况,初步判断息肉的性质,采用电切技术完整切除息肉。手术中立即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果是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可完整保留胆囊;如果是腺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则进一步实施腹腔镜下切除胆囊。这种手术方式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科学合理精准,符合最小损伤、最合理治疗的原则,避免了因为胆囊良性息肉而无谓牺牲胆囊的情况发生。但这种手术技术难度较高,尤其是腹腔镜下胆道镜使用、胆道镜下电切技术的运用,都需要手术人员经过长期训练具有手术经验。

据了解,目前马跃峰主任主刀胆囊息肉500余例,九成以上患者均成功保留胆囊。随访至患者均恢复良好。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学术年会,马跃峰主任进行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的手术演示,将胆囊息肉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手术技术,向全国同行进行了展示并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