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活跃起来了,五一外出要小心

  • 文:转载:大连晚报
  • 日期:2020-04-28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人们自然会想到去郊外游玩。但到了春末夏初时节,各种虫子也活跃起来。对此,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周伟提醒,每年的这个季节,医院都会收治由蜱虫叮咬引发的“蜱虫病”患者,其中也有因伴有基础疾病等情况的重症患者。外出游玩一定要小心蜱虫,被它叮咬,处理不当会引发生命危险。

“蜱虫病”可人传人

蜱,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草爬子”。“蜱虫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重者持续高热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同时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

“蜱虫病”可人传人,体液接触传染可能性大,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及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被感染。但经过及时和正确处理治疗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

被蜱叮咬没痛觉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蜱会释放一种“麻醉剂”,因为被叮咬时没有疼痛的感觉。因此,到野外游玩回家后,要仔细查看这些部位。

蜱不会飞,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里。城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市民无需过分担心感染上该病。但蜱喜爱寄生在毛发丛密的动物,犬类也是其钟情的宿主,有可能将此虫带回家中。因此,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活动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附着。

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好防护

外出游玩时,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长衣长裤,光滑、紧口、浅色的衣服可以防止蜱黏附、叮咬,也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如有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可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应尽量避免在蜱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1.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内。可在蜱旁点燃烟头、蚊香烤它,数分钟后蜱就自行松口;也可以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若蜱的口器断在皮内,应尽快就医。

2.去除蜱后,用碘酒或者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3.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群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