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骨科成果获省科技一等奖

  • 文:院宣传部
  • 日期:2006-03-07

赵德伟和他的团队用了18年时间,终于找到一种让坏死的股骨头获得修复与再造的治疗方法,打破“不死癌症”禁区,创新、改变生活。

2005年夏日的一天,两名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铁路医院)骨科门诊,他们要找的是正在出诊的院长赵德伟教授。年轻人中,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自报家门:赵叔,您还记得十年前您在鞍山给一个14岁的孩子做过股骨头手术吗?我就是那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成为舞蹈演员了!

当年拄双拐的小女孩,如今活跃在舞台上,创造这个奇迹的是赵德伟教授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的系列研究”。在2月23日辽宁省科技大会上,这项成果摘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诊断容易,治疗难”的骨科常见病。近年来,药物,特别是激素的不规范使用、高速交通工具的普及致使外伤增多以及酗酒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这种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活动及行走功能将会部分或完全丧失,有的随之失去劳动与生活能力。因此很多患者对这个病很恐惧,称它是不死的癌症。”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教授介绍说。

自体骨组织重建代替传统无奈选择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个世界性的疾病。据文摘报道,美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2万人,而我国的发病率是其2~3倍。目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许多学者仍认为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只能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而各种保守治疗方法仅对部分早期病例有效,若出现广泛的囊性变或股骨头塌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超过55岁的中老年患者活动量少,人工关节保持20年以上的比率较高;但是对于青壮年病人,由于活动量大,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断裂、感染及股骨近端骨折等并发症显得格外突出,远期失败率较高。“不少患者一生不得不进行多次关节翻修手术,而翻修手术从经济负担、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及复杂程度而言远不如初次关节置换手术,使这些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能不能推迟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科学家们曾试图通过改变人工全髋关节的材质来寻找突破口。但效果并不明显。“无论金属还是陶瓷乃至合成材料,都改变不了人工关节的非生物性——不是人体自身长出的东西,终究不适合。”赵德伟解释道。

能不能避免使用人工关节,找到一种让坏死的骨头获得修复与再造的治疗方法?赵德伟和他的团队用了18年的时间,终于使这种设想变成了现实。他们从患者自身的髋关节周围取得带血管的健康骨组织,将其转移到股骨头。由于这些骨组织是带血液供应的“活骨”,所以能够迅速地修复和重建坏死的股骨头,达到治愈的目的。

破解四大难题计算机帮助寻找再生点

保留股骨头治疗需要解决四大医学难题,这也是赵德伟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首要的两个问题是能否有效重建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能否提供足量的可用于修复的健康骨质。”为此,赵德伟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首先发现了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等四处组织,可以用来对股骨头进行有效的修复与再造。

接下来的问题是寻找为移植骨瓣提供有效生物力学支撑的确切位置在哪里,换句话说,就是让新长出的骨头长在哪里最合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赵德伟说,“我们都知道人体构造是自然界巧妙的结合。尤其是各种关节是承重和保证人体灵活性的重要组织。已经坏死的股骨头完全破坏了人体原本的生物力学关系”。恢复人体的平衡和灵活,课题组想到了计算机模拟研究。首先应用计算机三维有限元同型异构模型对股骨头不同部位的囊性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到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负重区下的囊性变塌陷风险最高。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为带血管蒂骨瓣转移至股骨头内的有效部位提供依据。

最后的问题是能否对在重建的股骨头上形成新的软骨面。这项研究主要依靠对狗等动物的试验取得了答案。实验证明,新的股骨头上的关节软骨面能够形成而且非常有效。

目前支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技术的有效性,除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依据外,还有来自全国三千多使用这项技术进行治疗的病人实例;经全国三十余家大中型医院的应用,绝大部分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延迟了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或避免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曾三次获得全美髋关节最佳贡献奖的美籍华裔骨科权威王国照教授认为,这种系列治疗方法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骨科权威学术专著《现代骨科手术学》将此治疗方法命名为“赵德伟法”。(文:院宣传部 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