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先进技术 精准治疗 应对房颤

转载2016年5月30日《新商报》A16版

  • 日期:2016-06-01

主讲专家:张树龙

张树龙,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心内科主任,医院去年重点引进的心脏疾病治疗专家。上周三、周四两天,张树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的。张树龙两天内一共做了三台房颤手术、三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张树龙表示,我国每年约54万人心脏性猝死,现阶段至少有一千万房颤患者,室颤、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已严重威胁身体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时诊治。

A

细查症状找原因

不是癫痫是室颤

“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异常改变,统称为心律失常。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因其表征有时会与癫痫混淆,需要富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征兆,再通过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张树龙周三上午的第一例手术患者,就是把室颤当癫痫,一耽误就是十年。一周前,这位患者因疑似心脏早搏而挂了张树龙的专家诊。张树龙却在患者的病情自述中听出了需要深究的地方。虽然这位24岁的研究生自称有十年的癫痫病史,可是其每次临床发作的表现形式却与癫痫不尽相同。如抽搐、咬伤舌头嘴唇等典型症状都没出现过,大多数发病情况是晚间睡梦中突然被电话铃、室友的玩闹等声音惊得掉下床而摔破头。患者随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让张树龙排除了癫痫的可能性,将病因瞄准室颤。患者当天就住院观察,并使用了每个病房内都配备的心脏监护仪器。当天晚上,患者突感不适,准备开灯时摔到了地上。因为监护仪的显示结果不仅患者可见,还能实时传输至护士站、值班医生室,所以这一状况被大家及时发现。第二天,张树龙通过仪器的长时间存储并回放功能调出图像查看后,最终确诊为室颤。经过手术,患者被置入体内自动转复除颤器(ICD),通过自动记录心电活动、自动识别、自动除颤等来预防心脏猝死。

B

房颤还得找“电工” 多种治疗巧应对

下一位进入心脏导管手术室的是一位50岁男患者,10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服药不见好转,近几年频频发作,胸腔部位愈加闷胀痛,入院确诊为持续性房颤。由于前后两台手术时间安排上衔接紧凑,张树龙在手术间隙也一直穿着几十斤重的防辐射铅衣时刻准备上台。早已汗流浃背的他此时仍不失幽默地称自己将在下一台手术中变身“电工”,“如果说正常人的心脏是运行稳定的发电站,那么房颤患者的心脏或跳得慢,或跳得快,甚至于乱跳,电生理医生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张树龙通过导管消融手术阻断了患者心脏内的不规则电活动病灶。四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张树龙强调,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的心律失常科,因房颤住院患者也是最多的,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常年房颤可遵医嘱服药治疗,使心室率下降。如果降不下来,可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但也有些患者年龄过大并不适用,可转而采用左心耳封堵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去年9月成立的心脏中心,集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心血管检查科、心脏急诊、心脏重症及心脏研究所于一体。其心脏检查科开展心脏超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负荷心电图、食道心电图等检查十余项,加上先进的心脏导管室,为快速开展心律失常救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张树龙建议,大家平时也要有足够的预防意识。年龄超过50岁的人至少每两年体检一次,一年一次更好。文/曹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