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老年人应进行血管“体检”及时发现腹主动脉瘤

  • 文:转载:2017年3月20日《大连晚报》B7版
  • 日期:2017-03-21

2017年截至目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已经收治6位腹主动脉瘤患者,其中3位入院时已出现腹主动脉瘤破裂。为此,邢壮杰主任提醒——老年人应进行血管“体检”及时发现腹主动脉瘤

“今年到现在我们已经收治了6位腹主动脉瘤患者,而且其中的3个来时已经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情况极其危急。我们深感必须提高百姓对腹主动脉瘤这种疾病的认识,只有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才能避免遗憾的发生。”一直以来,腹主动脉瘤病的诊治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特别关注的一种疾病。邢主任的解释简短而清晰--因为这种疾病隐蔽性很强、死亡率却很高。

腹主动脉瘤不是实体瘤,但可随时致命

邢壮杰主任介绍,许多人一看到“腹主动脉瘤”且“致命”,就想到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癌”,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脉腹主动脉瘤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瘤体,而是人体的腹主动脉由于某些原因而扩张并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腹主动脉瘤却非常凶险,一旦破裂将会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文献报道显示,主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达到90%以上,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死亡率也接近70%。另外,腹主动脉瘤不仅有破裂的风险,而且因为局部主动脉壁扩张,血液流动呈湍流,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导致远端动脉的栓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腹主动脉瘤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常常被忽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动脉硬化人群的激增,腹主动脉瘤近年来呈现出检出率提高、破裂情况增加两大趋势。邢壮杰主任说:“这就提醒我们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疾病,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必须要考虑是否有血管瘤的潜在可能。”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让手术真正“微创”

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目前手术是唯一的方法。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开创了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时代,开展该手术的早期阶段,在手术中需要反复测量主动瘤的几何参数,以确定实际数据与术前评估吻合,并通过反复血管造影精准放置支架。

2004年,邢壮杰主任开展了腹主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在十几年里,随着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及医生技术的成熟,微创治疗腹主动脉瘤已经非常成熟。”邢壮杰主任介绍,最初的微创术式是把带膜支架植入动脉瘤腔以代替病变血管,由于支架表面衬有人工血管,可以隔绝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压力,避免破裂。相比之前的术式,这种术式不需要开腹,仅在病人的腹股沟部切一小孔,将股动脉切开,通过切开的股动脉将腹膜支架植入病变部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不仅创伤小,而且生理干扰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很快。

去年开始,邢壮杰再次将术式“微创”,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这种双侧经皮股动脉穿刺预置血管缝合线的微创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腹主动脉瘤最微创的手术,只需要一厘米的切口,几乎不用缝合,且术中出血极少。与此同时,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邢壮杰主任在术中已无需反复测量动脉瘤几何参数,血管造影的次数更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以前我们的手术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40到50分钟就可完成。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体质好的患者术后两天即可出院。”

高龄老人动脉硬化,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危人群

邢壮杰介绍,主动脉瘤多见于老年群体,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数据统计,6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8%。接受手术的人群中,以70岁、80岁老年群体为主。其中,患有动脉硬化的高龄人群及有长年吸烟史的肥胖人群,都是主动脉瘤的高危人群。邢壮杰主任建议,老年人有必要通过血管CT进行血管“体检”,及时了解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有效预防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及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