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微创技术 多学科协作 打造一站式肺癌诊疗平台

  • 文:转载:2022年05月30日《半岛晨报》A07版
  • 日期:2022-06-10

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新发癌症病例为406.4万人,男性中肺癌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最高;女性中乳腺癌患者发病率最高、肺癌患者死亡率最高。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万癌之王”。“肺癌虽然可怕,但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规范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二科主任赵志龙告诉记者说。

提高生存期明确分期、科学治疗是关键

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要实现这个目标,提高肺癌的生存率十分重要。

“肺癌诊疗强调先分期后治疗,这样才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赵志龙主任介绍说,准确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医生为肺癌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使那些已有远处转移、不应该做手术的肺癌患者避免手术之苦,使那些处于早期的肺癌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

据了解,在目前为数不多的设备与手段中,纵膈镜是被公认的肺癌诊断治疗的利器之一。它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前、气管旁、肺门部淋巴结,并在直视下进行淋巴结活检。纵膈镜常被用以直接观察纵膈淋巴结或纵膈肿块,并可摘取淋巴结或少许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可以帮助临床诊断纵膈病变以及肺癌有无转移到纵膈淋巴结。赵志龙主任介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早在2008年就在大连率先引进纵膈镜,也是目前辽南地区唯一一家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纵膈镜对肺癌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赵志龙主任2014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近一年的时间,将纵膈镜技术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展,回国后应用到临床中,铸就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在纵膈镜方面的技术特色和优势。

损伤小获益大微创技术、先进理念来保驾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展,微创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赵志龙主任告诉记者,胸外科在微创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沿,2008年,在大连地区较早开展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016年开展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包括解剖性肺段和亚肺段切除、肺叶和全肺切除、双袖式肺叶切除等肺癌扩大切除术。目前广泛开展的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支气管成像(3D-CTBA)技术,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大放异彩,获得良好效果。还有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肺结节活检及各种媒介下的消融术、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胸部手术等技术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度。肺癌等胸部疾病的手术达到了极度微创和快速康复。

“手术技术只是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个体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会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赵志龙主任告诉记者说,为了帮助患者打造一站式诊疗平台,2020年,医院成立了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依托医院强大的影像、病理、放疗、内科等学科的有力支撑,患者挂一个号,就可以在“中心”得到最适合病情的科学诊治方案。实现手术、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模式。

品牌实力学科肺癌诊治的根本保障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加持,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是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专科医疗团队,胸外二科学科带头人赵志龙主任是外科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科室骨干人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工程”人才计划,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进修学习。

赵志龙主任告诉记者,因为在肺癌诊治方面的技术和理念的先进性,胸外二科成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科医联体成员、辽宁省肺癌诊治会诊中心、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实践基地,与上海胸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日本神户大学和韩国忠南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外著名医疗中心胸外科保持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胸外二科让大连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以享受到国内一流的以手术为主的肺癌综合诊治。